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0

“智慧城市”定义之历史梳理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4日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作者:南亚安博会

“智慧城市”是当下城市建设的热门议题,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之路。“智慧城市”的热潮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果和信息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智慧城市”的内在动力,是针对现如今各类城市问题的城市解决方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智慧城市”成为了一种全球城市更新运动,成为了全球各城市的新的城市愿景。

虽然现今各界都提出了各种侧重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的“智慧城市”相关定义,但是国内外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智慧城市”定义也是共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欧盟政策对话支持项目联合撰写的《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中指出“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业界尚无统一的标准定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与2015年9月发表的《智慧城市研究报告》中也指出“智慧城市是崭新概念,其定义和内涵持续演变,学界和业界对此仍未有一致共识。”下表汇总业界和学界对智慧城市所做的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时间

定义

作者

来源

2007年

智慧城市可以从六大坐标维度来定义,即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公众、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当一座城市既重视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作用,又重视知识服务、社会基础的应用和质量,既重视自然资源的智能管理,又将参与式管理等融入其中,并将以上要素作为共同推动着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并追求更高品质的市民生活时,这样的城市可以被定义为“智慧城市”。

欧盟委员会

《欧盟智慧城市报告》

2009年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IBM

智慧城市白皮书

2010年

智慧城市是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基础,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的一种全新形态的城市。

余少华(武汉优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余少华.2010-10-8.建设智慧城市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科技日报


智慧城市是用智能技术,使得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组成更有效的服务,使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从这个意义上,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城市。

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默罕默德·苏韦勒,等.2010-10-11.网络技术与智慧城市.解放日报


智慧城市即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使城市变的“聪明”起来。

陈宝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宝国.2010-7-30.智慧新城建设先要服务于民.佛山日报.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巫细波,杨再高

巫细波,杨再高.2010.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研究,17(11):56-60


智慧城市可理解为“充分利用新科技及其带來的启发,让其系统、运作和服务得到改造和提升,相对传统城市更具智慧的城市。


IBM

IBM and Dubuque, Iowa Partner on Smarter City Initiative

2011年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以大系统整合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交互的、公众广泛参与的、城市环境更加精细、城市环境更加和谐、城市经济更加高端、城市生活更佳宜居的城市创新发展模式。

高新民(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

高新民.2011-5-21.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个帽子.中国经济导报


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一集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环境、和谐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它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智慧中心、能源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

王钦敏(全国工商联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张永民,杜忠潮.2011.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中国信息届,(2):28-32

2012年

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利用,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星辰低碳城市生态圈,构建城市发展新形态。

中国通信学会、智慧城市论坛

《智慧城市白皮书》(2012)

2014年

智慧城市应集中一个城市所需的全部服务,并且遵循最先进的公共治理要求、使用最新技术提供这些服务。考虑到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密度和城市资源消耗增加,任何城市开始现代化进程,都要想成为什么样的城市这一核心命题为基础,即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如何提升城市市民的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是与原有城市发展理念相互吸纳、融合之后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所确立的新型城市发展战略,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实现城市管理更高效、经济发展更高端、人民生活更幸福、城市环境更优美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欧盟政策对话支持项目

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5年

从外在的特点分析,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无线城市等都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合智能化的特征,但智慧城市的这些特征上升至整合、集群、协同的管理高度,与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的本质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在特定历史期间相互交汇结合的产物,是以往城市发展理念的延续、整合与升华,如果说城市信息化等一定程度上还停留于城市发展的物理要素的话,那么智慧城市信息化等一定程度上还停留于城市发展的物理要素的话,那么智慧城市已经发展至城市的化学融合,即把着力点集中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整体战略和全面解决方案。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电子政府研究中心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智慧城市是由规划管理、基础建设和市民满意,串联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生态圈,未来将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成为一个更聪明的城市。

IBM官网



充分利用新科技及其带来的启发,让其系统、运作和服务等到改造和提升,相对传统城市更具智慧的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智慧城市研究报告》

2015年9月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至于国内外对于智慧城市定义的论述都存在着很强的时间性和专业侧重性,2007年的定义和2015年的定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的来源一方面是智慧城市内涵的不断丰富,一方面是城市居民对“智慧城市”有了更高的期许。但同时也能够看出在智慧城市的推进过程中,各种新型和陌生专业词汇的涌现,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线城市、数字城市、P2P、M2M等,一方面使得智慧城市的内涵确定上显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加大了普通民众对智慧城市认知和理解的难度和本能的抗拒感。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以智慧城市维度的设定智慧城市定义。2007年《欧盟智慧城市报告》给出了最早有关智慧城市内涵的解释,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六大维度,即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公众、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在之后的智慧城市定义中,和智慧城市标准框架和评价体系中很多方面都借鉴了智慧城市维度的概念。但是智慧城市包含的模块只能作为智慧城市的表现而存在,它的涉及范围的广度源于城市问题本身存在的复杂性,无法言明智慧城市最本质和内核的东西,但是这也体现在现今智慧城市建设的普遍局面,各城市根据自身城市状况在某一个模块或某几个模块进行智慧项目的搭建。下图这样的智慧城市模型很多,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智慧城市包含的方面,体现智慧城市的城市建设的全面性和广度。

第二、以三大主题词定义智慧城市,即整合——应用——美好生活,进一步补充,即(信息)整合——(民生服务、能源环保、城市管理、公共事务等)应用——城市生活更美好。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定义模式,有些定义会在三大主题词提出上,加上信息通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性的要素支撑。这类定义和他们相对应的智慧城市框架紧密联系。比如《智慧城市的白皮书》所给出的定义符合这一逻辑,它所相对给出的智慧城市评价模型也包括四个板块,呈金字塔型,从下到上依次为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应用、支撑体系和价值实现,信息基础设施要实现高度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智慧应用要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支撑体系要完善智慧城市公共支撑服务,价值实现包括绿色(发展更科学)、宜居(管理能高效)、安全(生活更美好)。这类定义在初次认知时会感觉非常的全面,但是同时也会让想要准确了解智慧城市的求知者抓不到重点和内核,仍然无从下手。

第三、从早期的定义到逐年更新的定义,能够明显察觉到这几年的建设经验对智慧城市内涵的补充和理解的加深。技术不在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而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手段。智慧城市的关注点从基本城市运行系统的技术升级到城市居民和认可度和感知度上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在智慧城市框架模型的搭建中把“以人为本”放在整个框架的最顶端。智慧城市在理论和顶层设计层面更加注重保持城市的本质,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仍存在鸿沟。

来源:智慧城市观察

支持单位

云南省商务厅

主办单位

南亚安博会组委会

联合主办

昆明市商务局

泰国安防协会

云南省智慧城市集成服务商协会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昆明市安保协会

昆明市民用无人机协会

承办单位

云南万隆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斯图加特会展有限公司

北京中展华信展览有限公司

亨劢会展(上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云南万隆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南亚安博会官网-2025南亚安博会-昆明安博会-云南安防展 

服务热线:13708730608  邮箱:905905199@qq.com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6007655号-22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483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春城路219号东航投资大厦606室  网站地图

展商报名

观众报名

联系我们